更多文旅&目的地资讯>>>
×

富贵“险”中求:停不下来游乐园冒险

“险”中求乐的趋势不会变。

10月27日,深圳欢乐谷过山车“雪域雄鹰”项目发生车辆碰撞事故,导致多人受伤,引发了人们对于游乐园刺激类游乐项目的关注和担忧。作为国内过山车顶尖项目的“雪域雄鹰”,作为国内游乐园顶尖运营企业的欢乐谷,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故,过山车还是安全的吗?

其实,从全球范围来看,过山车的事故率都极低。虽然没有精准的统计数字,但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和六旗游乐园曾调查显示,2001年游客搭乘过山车的死亡率约为1/15亿;

电影《死神来了3》中则宣称过山车的事故率约为1/2.5亿。虽然是极微小的数字,但每次过山车出现事故,总是会引起强烈的关注,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更值得深思。

过山车作为游乐园刺激类项目的“顶流”,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科技发展过度迷恋和信任的产物,也是满足消费社会中“安全的冒险”这一心理需求的产物。近些年,国内各地主题公园、游乐园项目在一片红海的背景下仍层出不穷地立项建设,其中许多更是以越来越刺激的过山车等项目为招牌,背后折射的,依然是这两方面的原因。

追求刺激和冒险一直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一次事故不会改变人们对过山车的向往,也很难扭转旅游项目中对“刺激”的迷恋。但追溯过山车的本质,反思事故的教训,会让我们对科技及其局限有更多敬畏,对人类如何通过自我规范更好地驾驭科技产品有更多警醒,对刺激类旅游项目如何更安全地发展有更多思考。

游乐园与科技拜物教

现代过山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这是从物质和理念两方面来说的。

最早的过山车起源于俄罗斯贵族的一种雪橇游戏,更像是冰滑梯,建造一座大冰山作为斜坡,然后坐着雪橇从上面滑下来。后来,这一游戏传到欧洲,欧洲没有冰山,人们尝试以木质小车在轨道上滑行的方式代替,成为过山车的雏形。

但真正意义上的过山车出现在19世纪中叶之后的美国。

1865年,被誉为“美国过山车之父”的发明家拉马库斯•阿德纳•汤普森注册了世界上首个过山车相关专利技术。此后,在他的一生中,共积累了近30项与过山车技术相关的专利。当时,以机器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欧美地区已经普遍进入机器生产时代,各类新型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涌现出大量发明成果。在很多领域,从技术发明到产业应用都形成了产业链,这种情形也同样发生在“游玩”领域。

汤普森制造了数十个过山车设施,其中,1884年在康尼岛开业的“重力游乐折返铁路”是首个向公众开放的商业过山车,让这种新型游乐设施开始广受欢迎。这个设施设计了蜿蜒起伏的“之”字型轨道,单节车厢在上面滑行,就像翻越一座座小山,“过山车”的名称很可能就是因此而来。

就在汤普森的过山车在美国各地逐渐走入公众视野的时候,也正是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之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由英国主导,但美国和德国则主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新的技术不断应用在过山车的改进上,在某种程度上,过山车成为展示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场景”。

1919年,美国人米勒发明了安全性更高的防止车体回滚式过山车。1927年,康尼岛建造了最早的木质过山车“飓风号”。1959年,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内的“马特洪雪橇”过山车开业,成为了第一个使用管状钢质轨道的过山车。1979年,加州六旗魔术山开放了第一个全钢架结构过山车。此后,各种过山车技术持续更新迭代,电磁、液压、气动、弹射、虚拟现实、3D、VR、AR等轮番上场,过山车朝着更高、更快、更长、更刺激的方向不断发展。

科技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着过山车的安全,人们出于近两百年来逐渐形成的“科技无所不能”的信任与依赖,也放心地把自己交给这个庞大的机械,由着它带着自己脆弱的血肉之躯冲天落地。这样想来,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比过山车更能体现普通人对科技进步的信念了。

同样能体现这种与科技的密切关系的,还有各种游乐场里另一个镇场之宝——摩天轮。

世界上第一座摩天轮出现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园区里。这次世博会专门设置了一个大型游乐场所“大道乐园”,它也几乎成为此后的现代游乐场的雏形。

游乐园建在世博会里,这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游乐场与科技密切关系的隐喻。世博会从来就是集中展示全世界最新科技的舞台,比如,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展示的是工业革命产品;1862年伦敦世博会展出了被视为现代计算机雏形的“解析机”;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展示了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发电机;1876年费城世博会展示了爱迪生刚发明的四通路电报机和贝尔刚发明不久的电话机;1889年巴黎世博会展示了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本茨设计的汽车,等等。

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法国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吸引大量游客登塔观光,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芝加哥世博会的举办者为了与之媲美,决定建造一个巨大的转轮,让人们能够从空中欣赏芝加哥的风光。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摩天轮“菲力斯摩天轮”,它由2000马力的引擎发动,36个木制包厢由铁钳吊起,能容纳2160名乘客,这些都是当时的人们闻所未闻的。这个摩天轮果然在世博会上大受欢迎,吸引了超过250万人次的游客,成了那次博览会上利润最高的项目。

过山车和摩天轮代表的现代游乐园,成为科技的秀场,也成为现代化的一种标志。

在我国,80上世纪年代上海、北京率先开始建设大型游乐园,上海的锦江乐园于1984年国庆节试营业,北京游乐园1987年正式营业,它们都被视为“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当年《北京日报》的报道中将北京游乐园称为“‘迪士尼’式的大型现代化游乐场所”。两个游乐园都引入了过山车(当时叫“云霄飞车”)和摩天轮,并成为最受游客追捧的项目,排队一两个小时的盛况在当时就已出现。

虽然过山车是科技进步的一种象征,但技术对安全的保障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在汤普森试验他早期的过山车时,就频发事故,所以一直到他的首个过山车专利申请十几年之后,才真正推出能够投入商用的过山车。现代过山车出现之后,国内外都有一些对事故的报道,如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恐吓者305”过山车、得克萨斯州六旗游乐园过山车、英国北约克郡号称是世界上最陡的因过山、日本大阪环球影城过山车。

这些事故的发生,说明技术并非完全没有漏洞。由于科技的发达,“人”的因素被湮没在对技术的信赖里,是造成许多事故的根本原因。要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不能只凭借对科技的信赖,而是必须同时把“人”的因素规范好、落实好。

这也是监管部门和游乐园市场主体着力的方向。近几年,关于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管理正不断走向规范化。今年5月5日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对“大型游乐设施”设专章进行规定,对配备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细化岗位人员职责、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违法情形及行政处罚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在此次对深圳欢乐谷事故调查过程中,落实该《规定》的情况也必定会成为调查的重要内容。

“险”中求乐的趋势不会变

游乐园必须从安全事故中汲取教训、加以改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旅游休闲娱乐中对“惊险刺激”类项目的追求仍是大的趋势,因为这方面的市场需求不会减少,而且在压力社会中可能还会持续放大。

游客对惊险刺激的需求有科学的生理原因可以解释。过山车之所以一经诞生就一直广受欢迎,是因为面对恐惧,人的身体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内啡肽水平升高,进而感到压力释放,有强烈的愉悦感。

从社会环境的因素看,消费社会中人们面对丰富的物质条件、相对安全温和的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压力,需要通过较为安全的方式寻求刺激、释放压力。这也是包括过山车在内的游乐园经济长盛不衰的原因。

如今,我们往往可以看到,除了游乐园,几乎所有的旅游和休闲景点也都会或多或少地设置带有“险”的因素的设施,吸引成人或儿童。滑索、滑道、攀岩、玻璃栈道、网红摇摆桥、水上飞人……

只要把“险”装进科技、制度和人的责任感共同编织的笼子,“险”就能化成快乐,抚慰当代人的皱褶困顿的心灵。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富贵“险”中求:停不下来游乐园冒险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